close

  遍路旅途中,可見到許多空海大師降伏妖魔、救濟百姓的傳說,因此走遍路前,可先瞭解空海大師的生平事蹟。

  空海大師(774~835),俗姓佐伯,幼名真魚,密宗灌頂法名遍照金剛,諡號弘法大師。生於讚岐國多度郡,是當地的豪族。小時候天資聰穎,父母寄予厚望,因此十五歲時送至都城的大學就讀,學習漢文典籍。在空海的自傳小說《三教指帰》中提到:求學期間,某日遇見一位沙門為他傳授「虛空藏求聞持法」,這是當時山岳行者修行的法門,修行圓滿後,對於經典文句將能過目不忘、完全理解。這對於求知欲旺盛的真魚而言,極具吸引力,因此他離開都城,到四國的山岳中專修「虛空藏求聞持法」。

  他最初在阿波國的太龍嶽修行,即現今第廿一番太龍寺的位置。傳說他為表修行決心,曾在此捨身,自懸崖跳下。但這傳說其實是象徵他決意捨下文字,身體力行地實修。隨後他前往室戶岬海岸,在御廚人窟中修行。某夜,見一明星飛入洞窟中,進入他的口中,頓時開悟了!於是堅定了修行的決心。傳說「空海」的名號也是起源於在御廚人窟中修行時,從洞內向外望,只見湛監的天空與大海,為紀念在此開悟,所以取名為「空海」。

  之後他又到伊予國的石鎚山進行斷食的苦行。在這段期間都屬於私度僧的身份,直到804年為了到唐留學,必須取得公度僧的身份,才在東大寺戒壇正式受戒,隔月即搭乘遣唐使船至中國。

  空海歷經險難到達中國後,為學習密法,直接前往首都長安學習。他在醴泉寺,向般若三藏、牟尼室利三藏兩位印度僧侶學習梵文。805年在青龍寺向當時密宗第一把交椅的惠果大師,求授灌頂。歷經半年的時間,空海得授三昧耶戒、胎藏界灌頂、金剛界灌頂與傳法灌頂(大灌頂),正式成為阿闍梨。在惠果的弟子中,能兼得胎藏界灌頂與金剛界灌頂者,只有空海和義明兩人而已。傳法灌頂後數月,惠果大師病逝,空海也決意歸國弘法。806年獲得唐憲宗允許,十月帶內典、外典等超過四百六十部書冊返國。

  空海大師歸國後,得到嵯峨天皇弘通密宗的勅許,在京都高雄山寺立壇授法,弘傳密宗,因而聲譽大振。之後獲天皇賞賜高野山、東寺,作為真言宗修行與弘法的根本據點。835年3月21日示寂,世壽六十二。921年醍醐天皇賜號「空海大師」。 但是民間傳說:空海大師是入定,並沒有入滅,至今空海大師仍繼續以各種形式守護、救濟著眾生。這就是「入定留身信仰」,也是遍路在庶民社會廣為流傳的因素之一。

  據歷史學家推定,「入定留身信仰」產生於10世紀後半葉。到11世紀,範圍逐漸擴大。其中最有名的是由真言僧觀賢(853-925)寫的前往高野山奧之院訪問的故事:觀賢為了送天皇賜予的衣物,到了高野山奧之院。在那裡,他親眼看見了端坐著的空海大師,頭髮老長,衣衫襤樓。深受感動的觀賢替他換上衣服,理淨頭髮。這個故事見於11世紀後半葉的傳記,而且膾炙人口。在《榮華物語》、《平家物語》等文學作品中也有記載。 諸如此類關於空海大師的傳說非常多,也顯示了大師深受人民景仰崇拜的程度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空海 四國 遍路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n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